五味子味酸,能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既加强当归川芎滋阴养血的功效,又可发挥其缓急的作用,减少自觉心跳加速这一症状的发作。
心血不足时,心火就很容易烧起来,就好比煤油灯快没油时,这时候的灯光是闪烁不定的,跳动频率也快上很多,这是心血不足所引起的虚火,当体内有无法被制约的火时,心脏就会怦怦乱跳,出现心烦、心悸、心律不齐的症状。
肉桂在这里能起到引火归原的作用,将漂浮在上面的虚火接引回肾,使得心肾相交。
方中还有柏子仁、酸枣仁。根据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心脏相当于果子,心肾相当于酸枣的果实。
酸枣仁及柏子仁,并且植物的种子都是植物的精华所在,能起到滋养的作用。
古人认为柏子仁和酸枣仁能够通过养心血而起到安心神的作用,被广泛运用于失眠以及因为心血不足导致的心烦心悸等症状的治疗中,比如大家熟知的天王补心丹。
为什么心血不足会导致失眠呢?每到夜晚,百鸟归巢,心神也要回家,心神归位,人才能正常入睡。
心神的家就在心血之中,如果心血虚,就相当于心神的房子变小了,心神无法回家,只好到处溜达,这便是心血不足导致失眠的原因了。
中医理论中,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气能行血,气能生血。有一句话叫作“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是指津血归类于“阴”,属于实质性的物质,没办法很快速地像现代医学直接输血的方式进行补充。因此需要间接地通过“气能生血”等方式,间接地助力津血生成。
人参是养心的首选药物,滋养心脏的药方都离不开人参。心主血,补气升血这条路,最快捷的方式就是通过心脏了。
人参通过补心气,促进心主血这一过程,血足了,精也随之补起来了。现代则多以党参代替。一方面是由于价格,另一方面,党参比起人参,不会过于温燥,避免耗伤津液,阻碍心血的恢复。
补气就离不开脾胃。心血不足,除了通过药物补血外,还得通过血的源头补气,即通过调动脾胃的运化功能,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人体的精微物质,包括阴津、血液等。
黄芪补气健脾的作用十分强大。脾主升清,脾气足了,还能帮助气血向上走,更好地滋润心脏。
脾胃不好则吸收运化出现障碍,容易产生痰饮等垃圾进一步阻碍脾胃的运化,因此,方中加入半夏、茯苓,能燥湿化痰,健脾渗湿,帮助健运脾胃,使脾胃能源源不断运化食物,为人体提供充足的气血。人体营养充足,自然血也就能慢慢补起来了。
最后,方中加入了能够宁心安神的茯神和远志,辅助其他药物共同补心血,安心神。
此外,临床上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养心汤还可以进行加减化裁。
对于忧愁抑郁者,可以加入合欢皮、白芍、郁金等柔肝解郁;对于兼有心烦口渴、手足心热者,可以加入生地、麦冬、枸杞子等滋阴养血的药物。
关于养心汤,前面提到补心血,宁心神,与归脾汤的主治疾病似乎很像,其用药也有很多一样的地方:人参、黄芪、茯神、当归、酸枣仁等,那么这两个方子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养心汤与归脾汤均可治疗因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等症。但归脾汤以补益心脾气血之功为主,用于心脾气血虚及脾不通血之证;而养心汤以宁心安神为要,唯治气血不足,心血不宁之神思恍惚,心悸失眠等症状。
除了用于治疗心脏方面的问题外,养心汤还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郁病。
心脏除了作为君主统领五脏六腑外,由于心与神志的密切关系,心又是主宰神明,主管人体精神意识活动的。
心藏神,人体的精神活动,离不开心对神志的调节作用。心为火脏,阳气不足,神不得温养,易导致精神萎靡,倦怠懒言,不喜言语等郁病的常见表现。
养心汤可以通过补心血,来帮心脏这盏油灯添油,来达到养心神的效果。各种各样原因导致的神志疾病都会随着心神的充养而烟消云散。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