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隋灭南陈后,始置杭州。治所在钱唐县(唐朝之后改为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今浙江省杭州市由此得名。
辖区在今浙江省桐溪、富春江以北和天目山东南,还有杭州湾北岸的海宁市。唐朝开始为大州,丝织业发达。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最终为钱镠所占。五代十国时,为吴越国辖州,同时吴越国建都杭州,称西府,根据出土墓志吴越后期称杭州为钱唐府。北宋统一吴越后,仍称杭州。宋朝在杭州设市舶司。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杭州为行在,改为临安府。元朝改为杭州路。明朝为杭州府。1912年废府为杭县,1927年为杭州市。
唐朝杭州辖县
618年
钱唐县、富阳县、于潜县、余杭县、盐官县、武康县
620年
钱唐县、富阳县、于潜县、余杭县(盐官县、武康县改属武州)
621年
钱唐县(改为钱塘县)、富阳县、于潜县、余杭县(新设新城县[1])
624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改属潜州,废除新城县)
625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来属)
630年
钱塘县[2]、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重设盐官县)
632年
钱塘县[3]、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
682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设新城县[1])
686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新设紫溪县[4])
688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紫溪县(新设临安县[5])
696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紫溪县、临安县(新设武隆县[6])
698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紫溪县、临安县、武隆县(改为武崇县)
700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紫溪县、临安县(废除武崇县)
704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紫溪县、临安县(重设武崇县)
705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紫溪县、临安县、武崇县(改为唐山县)
767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临安县(废除唐山县、紫溪县)
821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临安县(重设唐山县)
900年
钱塘县、富阳县、余杭县、于潜县、盐官县、新城县、临安县、唐山县(桐庐县[7]来属)